“遏制月饼过度包装”系列评论|新国标治理过度包装顽疾须久久为功
2024-11-14 01:17:54

距离9月10日中秋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遏制时间,各地月饼开始陆续上市销售。月饼与往年不同,过度今年月饼包装的包装标治豪华倾向明显受到遏制,市场上“大盒装小饼”的系列新国过度包装现象已鲜有出现,广大消费者对此无不拍手称快。评论市场变化背后是理过新规的强势出炉。8月15日,度包市场监管总局(标准委)发布的装顽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(以下简称新国标)开始正式实施。新国标直击月饼包装乱象,疾须久久褪去月饼包装“浮华”的为功外衣,让月饼回归食品和文化本位,遏制传统月饼消费市场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月饼新气象。

一直以来,过度月饼过度包装现象是包装标治中秋节消费市场的一大顽疾。新国标颁布之前,虽然经过有关部门多年整治,但月饼包装层数过多、包装空隙过大、包装使用贵重材料、混装高价值商品等现象,仍然屡见不鲜。屡禁不止的月饼包装“奢侈”之风,不仅助长了奢靡消费歪风,也造成了包装材料的浪费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。让人心忧的是,豪华礼盒包裹下的月饼已与馈赠亲友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驰,甚至异化成为部分人的腐败载体,败坏了良好社会风气。

新国标的正式实施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应有之义。8月15日实施的新国标,在减少包装层数、压缩包装空隙、降低包装成本、严格混装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翔实的要求,充分体现了注意节约环保、杜绝过度包装、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。2021年3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特别提出要“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推进过度包装治理,推动生产经营者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”。应该讲,新国标的落地实施既正逢其时,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重要举措。

新国标的正式实施,有利于传承团圆和睦的中秋文化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。几处笙歌邀月老,万家糕饼乐中秋。中秋之夜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分食松软香甜的月饼,望着皎皎圆月,沉浸于团圆和睦的亲情氛围,其乐融融。此刻,一块其貌不扬的“素颜”月饼,也能被品咂出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”的家乡味道。随着新国标的贯标用标达标,中秋佳节之际,小小的平价月饼既满足了普通百姓吃得起、吃得好的美好愿望,也彰显了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。抬高月饼“身价”的,不是过度的豪华包装,而是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新国标的正式实施,让传统中秋节令食品回归食品本来属性。月饼好吃不好吃,与包装是否豪华没有关系,只与内在品质和风味有关。当然,让月饼包装好看一些无可厚非,但要适度,过犹不及。过分讲究包装形式的“奢华”和内在馅料的名贵,看重的只是所谓面子文化和送礼文化的“内涵”,月饼变成了附属品,不仅浪费资源,也偏离了食品的本来属性。“买椟还珠”的月饼包装乱象该歇歇脚了。

新国标的正式实施有利于消费理念向科学理性加速升级,和生产企业向绿色低碳尽快转型。新国标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判断月饼过度包装的方法:一看包装材质,二问包装层数,三算外包装体积。掌握了月饼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,有助于消费者形成不买贵的、只买对的的科学消费理念,积极选购绿色低碳环保产品,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。标准实施的主体是生产企业。面对新国标,企业应该赶早不赶晚,主动向绿色低碳转型,尽早摆脱对豪华包装的依赖,持续创新苦练内功,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潮流中占领市场,赢得消费者的信赖。

顽疾不是一日形成,治理并非一时之功,需要驰而不息,久久为功。新国标的实施见效,需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市场化、法治化的治理原则,将日常监管和重点监管紧密结合,打出治理月饼过度包装乱象的“组合拳”,对过度包装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,让包装减下来、品质提上去,消费者对市场满意度持续提升,促进形成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。(徐文智

责任编辑:李佳榕上一条:“无人宾馆”需要多重监管下一条:不让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大行其道

(作者:企业文化)